在直播吧5月5日的新聞中,對于亞冠精英聯賽首個賽季的結束,《足球報》發表了深入的點評。該賽事被認為是一次在產品傳播方面的失敗。
亞足聯致力于打造亞冠精英聯賽,全盤模仿歐冠的模式,將其視為提升亞洲俱樂部賽事全球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的王牌產品。早在去年,亞足聯就對亞冠精英聯賽進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從賽事的品牌定位、視覺標識、傳播策略到商業運營,無一不體現出與歐冠的相似性。在這個過程中,亞足聯的目標是全面對標歐冠,進行亞冠精英聯賽的產品傳播和營銷核心包裝。
然而,首個賽季結束后,亞足聯的這個“產品”并未達到預期的傳播和營銷效果。原本亞冠精英聯賽應具有鮮明的洲際個性和足球文化風格,但最終卻變成了沙特足球豪門的資本足球展示。進入四強的球隊,若非川崎前鋒的堅韌表現,人們或許會認為決賽階段不過是幾支歐洲過氣球隊的亞洲巡回賽。
這個本應代表全亞洲的賽事產品,在傳播和營銷方面是徹底的失敗。沒有哪個大洲的聯賽會愿意被更高級的賽事全方位覆蓋。現在的亞洲精英聯賽更像是歐冠在亞洲的臨時整合版,連代表亞洲俱樂部足球最高榮譽的獎杯都缺乏鮮明的亞洲文化元素。
賽制方面,亞冠精英聯賽與歐冠采用相同的瑞士輪賽制,這在全球洲際大賽中僅此兩家。但由于亞洲地域遼闊,球隊無法像歐冠那樣執行更為徹底的瑞士輪賽制,因此只能按照東西亞分區,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聯賽階段的吸引力。盡管亞足聯試圖通過錯開比賽時間來避免與歐冠的傳播沖突,但賽程設置基本還是模仿歐冠,東西亞大區的比賽日依然有半數與歐冠撞期。
尤其是八強決賽階段與歐冠半決賽的撞期,對于任何新興的洲際冠軍聯賽來說,都是難以理解的產品傳播失敗案例。即使是歷史悠久、影響力更大的南美解放者杯,也會選擇避開歐冠強大的傳播力,以保護自己的本土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然而新版亞冠精英聯賽在繼承亞洲足球文化傳統、樹立亞洲賽事個性風格方面幾乎沒有任何突破。
整個亞冠精英聯賽從賽期、賽制、外援到賽事產品標識的設計,傳播和營銷都更像是沙特足球以歐洲為模板的低仿版。這種全盤照搬歐洲賽事的做法使得聯賽失去了自身的賽事文化獨立性和辨識度。亞洲足球近年來的發展過于偏向西亞甚至沙特,這對整個亞洲足球的均衡發展并非好事。沙特足球急于獲得歐洲足球界的認可可以理解,但他們不應該以犧牲亞洲冠軍精英聯賽這樣的洲際賽事為代價。
亞冠和亞洲杯作為亞洲足球的代表,需要找回屬于自己的獨特個性和身份認同,才能真正贏得尊重。否則,正如沙特聯賽高層所言,即使C羅這樣的球星能帶來全球關注度,但如果不能展示沙特足球的個性和風格,那么這種賽事產品傳播與營銷的失敗,與亞冠精英聯賽有著相同的內在邏輯。因此,重新審視和調整亞洲足球的發展方向,保護和培養自己的足球文化個性與風格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