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的足球場上,有一場不同尋常的比賽正在上演。同學們未曾想到,他們的第一次主場作戰(zhàn),對手竟然來自遙遠的兩萬公里之外。
西藏,這片雪域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環(huán)境艱苦,缺氧、低壓。通常,很少有球隊愿意到這里踢比賽。但在上海援藏力量的精心組織下,一支來自阿根廷薩爾塔省的青年足球隊,跨越了上萬公里的距離,從地球的另一端來到了西藏日喀則。
這場足球友誼賽,讓本處于世界兩端的孩子們一下熟絡起來。阿根廷的隊員們一進場,就主動來到日喀則球隊的休息區(qū),與他們像久別重逢的老友一樣打招呼、拍照留念。盡管語言不通,但身體語言是全世界通用的。
比賽還沒開始,現(xiàn)場的氣氛已經(jīng)熱烈至極。主場作戰(zhàn)的同學們心潮澎湃,他們對贏得比賽充滿期待,但更多的是享受這難得的相聚和熱情。比賽開始前,隊員們獻上了潔白的哈達,雙方互相贈送了球衣和隊旗。觀眾席上的加油聲此起彼伏。
來自阿根廷的隊員率先打入首粒進球,但日喀則的孩子們也不甘示弱,一記帥氣的頭球、補射追平了比分。阿根廷的球員普卡·卡洛斯對日喀則的隊員們贊不絕口:“他們速度很快,也很聰明,可以看出他們和我們一樣對足球同樣充滿熱愛。”
然而天公不作美,中場表演還沒結束就下起了瓢潑大雨,導致下半場比賽不得不取消。盡管雙方都表達了內(nèi)心的遺憾,但他們也期待著下一次相聚的機會。
這場足球友誼賽不僅是兩地青少年之間的體育交流,更是中、阿兩國文化、民心間的交流。它向國際友人展示了西藏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和對體育運動的熱愛。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的教練洛布桑表示,雖然西藏的孩子們受地理條件限制長期缺乏高質(zhì)量的比賽,但得益于國家的對口援藏機制和上海援藏力量的幫助,他們現(xiàn)在也有了更多到高原外學習、交流的機會。
上海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領隊、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校長張小波表示:“這場足球友誼賽是我們與世界接軌的一次嘗試。我們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和展示平臺,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友誼和團結的重要性。”
這場缺了下半場的球賽雖然留下了遺憾,但這份遺憾也成為了兩地青少年心中美好的回憶和期待。他們期待著下一次相聚的機會,再次在球場上揮灑汗水、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而這樣的交流也將繼續(xù)推動中阿兩國的友誼和文化交流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