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足球聯賽經過七輪激戰,賽事的轉播配置已然達到了中超轉播的制作水準。現今,轉播機位已經擴展到14臺,更融入了先進技術,如無人機以及大倍率鏡頭等設備,這一系列的升級舉措均旨在增強比賽的觀賞性。
資深轉播專家王剛對蘇超的轉播配置贊不絕口。他認為蘇超是首個達到國內頂級足球聯賽轉播標準的業余聯賽。每場比賽的轉播配置幾乎可與中超媲美,這無疑使得蘇超每場轉播配置的費用躍升為中冠等業余聯賽的兩到三倍,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中甲、中乙的轉播成本。
盡管蘇超的轉播配置已經相當出色,但與中超聯賽的轉播相比,仍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差距。比如鏡頭切換的專業度以及畫面色彩的飽滿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這可能與蘇超轉播團隊與各方的磨合度、是否接觸過足球比賽轉播項目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蘇超第四輪比賽的轉播配置升級成為了重要的節點。6月14日,江蘇衛視和江蘇體育休閑頻道首次對蘇超進行了電視直播,央視頻也開始全場次轉播蘇超。而作為主轉播商的江蘇省廣電總臺更是派出了裝備精良的“5G+4K+AI”轉播車,該車擁有14個專業轉播機位、4套長焦鏡頭以及2套高速慢動作回放服務器,主要致力于提升轉播信號的傳輸穩定性、延時控制和畫質質量。
從比賽畫面來看,轉播配置升級前,除了每輪的“焦點戰”外,其他比賽場次的轉播預算相對有限。機位數量僅約6個,缺少拍攝球場全景、教練席等畫面的基礎機位。而且,使用的鏡頭倍率較低,很多畫面只能捕捉到球員的全身,難以展現半身和臉部的特寫。然而,自第四輪開始,蘇超聯賽在機位數量、鏡頭倍率以及慢動作回放服務器等方面均有了明顯的提升,使得畫面角度和近景特寫顯著增多,回放的實時性也得到了提高。
回顧中超聯賽的歷史,在“金元時代”后,雖然轉播機位數量一度降低。但目前,14個轉播機位幾乎已成為國內足球比賽轉播配置的頂級標準。根據《2024年中超聯賽轉播手冊》,一場中超比賽通常會布置11個轉播機位,對于焦點賽事則會增至14個。在足球比賽轉播制作中,機位數量的增加往往代表著比賽轉播水準和投入程度的提升。
曾幾何時,中超聯賽的轉播配置隨著資本的涌入而不斷提高。2018賽季,體奧動力作為中超主轉播商曾使用17個機位進行直播。然而,隨著“金元時期”的結束,中超聯賽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有所降低,導致比賽轉播的機位數量和配置成本也隨之下降。據知情人士透露,過去中超每場轉播的成本曾高達十萬元以上,但現在已大幅降低。與中超相比,國內第二級別的職業足球聯賽中甲的轉播機位常維持在8個左右,而中乙和中冠比賽的機位數量則更為有限。然而,在全球范圍內,足球比賽轉播機位的增加仍是一種流行趨勢。以英超為例,自2012年起,英超聯賽的轉播至少使用14個機位,而如今場均機位數量已超過30個。”